蔡琳 支力
新质生产力代表生产力的跃迁,其核心就是数字化、智能化。当前,数字化、智能化的春风以迅猛之势吹进了乌蒙深处的古蔺县,成为当地发展高山风电场的有力支撑,赋能绿色发展。
春日的古蔺县马洱山风电场,巨型风机分立山头,高耸入云、蔚为壮观。在马洱山风电场站点,中广核泸州古蔺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马洱山风电场信息化技术专工胡正洪和同事前往ais区域,逐个巡视主变压器、主变档位、主变油枕油位等运行情况。每天2次,有针对性地对站点内15个设备开展安全巡视,已成为胡正洪的“必修课”。
如今,一部小小的手机已成为胡正洪每次安全巡视的必备工具,通过手机安装的数字信息化管理平台,他只需动动手指,现场巡视情况即可实现“一键”上传,“这个平台可实现实时更新巡检数据,同步上传维护记录等信息至信息管理平台,参与运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统计缺陷,十分方便。”
在马洱山风电场,数字化、智能化早已贯穿运维全过程。走进站点中控室,15台电脑依次排开,它们分别承载着网源交互平台、ag/vc、站内后台监控、风机监控平台等多个系统,既独立运行又联动联合,发挥着指挥调度、故障处理、数据分析等重要作用。“依托这些数字化信息平台,我们实现了自动化建设,推动电场实现了高效、安全、环保的运行。”中广核泸州古蔺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马洱山风电场电气技术专工董源说。
事实上,高山风电场往往会面临地理位置偏僻、环境恶劣等情况,为了提高运维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中广核紧紧扭住数字化、智能化这一核心,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打破产业链的大数据孤岛,加快生产信息的纵向集成和产业链的横向集成,以数据驱动引领企业运营模式创新,构筑新的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何勇立潮头谋发展,中广核泸州古蔺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马洱山风电场场站长白梁儒已然有了“行动指南”:公司还将在信息化、智能化方面加大投入,在探索安装风机机舱巡检机器人,通过光摄像机检测、场景识别、热成像仪等辅助手段,提前进行设备防护,消除隐患,提高设备运行寿命和效率,不断推动未来风力发电朝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低碳化、数字化等方向发展。
捕“风”捉能,风起绿电生。据了解,马洱山风电场建设容量为50mw,新建一座110kv升压站、一条110kv送出线路,安装 10 台单机容量4.55mw和1台单机容量4.5mw的风力发电机组。全容量年平均发电量930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 3.0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7.9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