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观察 周梦颖 文/图
一块田的土壤墒情有无变化?温度、湿度是多少?如果仅靠人去现场采集数据,大概需要多久的时间?
田间智慧农业系统。
4月2日上午,在泸州市泸县百和镇军大丘村的农创空间里,随着一名技术人员鼠标操作,用时不到半分钟,以上相关数据全部同步在了一块电子显示屏幕上,土壤温度23.8℃,空气温度21.1℃.....
眼前这块屏幕,正实时监测着泸县百和镇东岳村的巴蜀鱼米之乡泸县东部示范区2000余亩的农田,是泸县百和镇于去年年底,建设的东翼(泸县)粮油种植核心区智慧农业系统集成项目中的田间智慧农业系统。
智慧大棚建设已接近尾声。
“田间智慧农业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喷灌,进行苗情、虫情、生长环境、土壤墒情、用水量、农业气象监测等。”泸县百和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邓芮伊介绍,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传统农业中,通过智能、数字技术应用,从前期栽种到后期管护、采收等实现精准化作业,让数据从田地里“跑出来”,最终实现“智慧农业”。
当前,泸县百和镇东岳村的“巴蜀鱼米之乡·泸县东部示范区”已实现监测全覆盖,10套监测设备充当着田间“管家”,守护着田块。
示范区内其中一套监测设备,可实时监测虫情、生长环境、土壤墒情、用水量等。
每套监测设备分散在了示范区的各个角落。泸县百和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斌解释:“智慧农业系统通过在地里安装土壤传感器,可以更精准的检测土壤湿度、酸碱度、微量元素等,也能为后续开展病虫害防治等提供数据支撑,系统也可以控制管道输送水分和养分,让农作物‘渴了有水,饿了有食’。”
智慧系统的运用又给传统农业带来了哪些利好?
重庆金粮源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泸县区域负责人周雨深有体会。“春节前,有一块田地的油菜根部缺水,但仅靠肉眼完全看不出来,如果不及时处理,则会缩短扬花期,减少结果率,但通过智慧系统的实时监测给出的结果反馈,能直观给出问题所在,并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
泸县百和镇东岳村的“巴蜀鱼米之乡·泸县东部示范区”。
“我每天没事就会拿手机看实时的监测情况和数据。”周雨说,运用智慧系统,预计每亩田块可节约成本500-1000元,因为它能规避物资使用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减少人工成本和后期管护成本,提高单产。“今年油菜市场卖价普遍在3.5元/斤,示范区的油菜大概在3.7元/斤。”
之后,周雨计划承包镇上即将建成的智慧大棚育水稻、高粱苗。“相较于常规环境下育苗,大棚育苗品质可以得到把控,温度、湿度等都能进行调控,不会因为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秧苗的品质。”
当前,智慧大棚已经进入铺苗床、安装自动喷淋设备阶段,预计在5月之前投入使用。据了解,智慧大棚是泸县百和镇是为加快发展粮油产业,推动机械化生产,连片开发而新建的前期基础设施。该项目占地面积30亩,新建了8栋科技大棚,可根据秧苗对光、热、水、气、肥各要素需求,实现浸种、催芽、繁育全过程生产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