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杜杰 泸州观察 魏杰
“课余,会经常组织同学们来参观了解那段历史,让孩子们知晓如今的青山绿水来之不易。”8月6日,泸州市叙永县落卜镇中心小学校已经放暑假,校园里没有了往日的朗朗读书声,可校长邱磊还是会在校园里走走转转,他尤其喜欢进到建在学校里的“泸州市大树硫铁矿矿史陈列室”去看看,作为土生土长的“大树人”,年过半百的邱磊,见证了“大树片区”从磺渣满山到满眼青绿的全过程。
位于落卜镇中心小学校里的“泸州市大树硫铁矿矿史陈列室”。(杜杰摄)
泸州地处四川盆地南缘,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五大硫铁矿基地之一,储量达15.5亿吨。“1951年,发展的需要,原来的大树集镇也就是如今的落卜镇上建起了大型化工企业——大树硫铁矿,周围很多矿企也跟着‘冒’了出来。”邱磊说,当时,他们生活在黄烟滚滚和磺渣堆堆之中。
“泸州市大树硫铁矿矿史陈列室”里的挖矿物品,见证了曾经那段黄烟滚滚的日子。(杜杰摄)
改变源于后来的持续治理。专业队伍实地勘察发现,在雨水的冲刷的作用下,落卜镇废弃硫铁矿中含有的重金属流入土壤后,存在污染地下水的风险。“我们针对落卜镇大树河7个废弃硫铁矿矿井实施综合治理,采取‘源头减量 曝气沉淀 生态塘净化 跟踪监测 管控区划定’等综合治理方法,通过几年努力,解决了地下水污染问题。”叙永县生态环境局土壤环境管理股股长刘世伟介绍。
大树矿区要建成综合性国家矿山公园,图为治理示范工程。(杜杰摄)
“既着眼当前污染状况治理,又兼顾未来污染风险防控,提出分类管控、科学治理。”泸州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环境科科长罗映介绍,泸州各类硫铁矿矿渣堆体占地面积大,堆体方量多,周边环境安全风险大。从2015年起,泸州市多部门就开始尝试修复硫铁矿矿渣堆体遗留伤疤,经过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应急管理、发展改革等多部门联动,逐渐形成“治、建、防”断源控污三字诀,探索形成了工业方式治理、农业方式修复、自然生态涵养“三位一体”的修复治理模式,重新让矿山复绿。
“工业方式治理简单说就是通过对矿渣堆体进行‘包饺子’,有效降低硫铁矿矿渣与空气、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触,实现控源目标。”泸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傅涌介绍,这样可以消除遗留废渣堆矿山及下游环境的影响,降低周边农田土壤和农作物的污染风险。
落卜镇三台村大龙坡,牧草长势正好,放眼望去,鱼塘掩映在绿草、玉米地里。(杜杰摄)
农业方式修复又是一个亮点。在落卜镇三台村大龙坡,牧草长势正好,放眼望去,鱼塘掩映在绿草、玉米地里。“看不出来这里曾经是硫铁矿矿渣堆体吧?”落卜镇综合执法办副主任杨磊说,农业方式修复就是在环境风险相对较低的堆体上覆膜覆土,周边修建截排水渠,随后将土地归还给农户,主要开展牧草、玉米等饲用农作物种植。
“目前这个片区种植了1000余亩牧草,我们公司养了200多头牛。”三台村牧草基地负责人商金富说,通过“公司 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实现环境改善、公司发展、农户增收三赢。
曾经的大树矿区,如今满眼青绿。(杜杰摄)
“不仅要治,还要防。”泸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进表示,下一步,泸州将全面推进硫铁矿矿渣集中区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预防、深化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源头预防、推进多要素协同土壤环境风险管控,使堆体生态逐步得到恢复,生态环境变得更好更美。
“大树矿区要建成综合性国家矿山公园了。”这几天,邱磊得到好消息。泸州发改、自然资源、水务、生态环境、应急、文旅等多个部门共同推进实施硫铁矿区综合资源开发利用,将打造一个集爱国教育、旅游观光、劳动体验、文化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矿山公园,预计2027年初具规模,2029年业态完善运营初具成效。“建成后,一定要组织学生们去实地参观学习,教育孩子们爱护好这来之不易的绿水青山。”邱磊心里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