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观察 郭荞璐/文图
8月30日,泸州市推进企业内部安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新闻通气会召开。自2023年泸州市建立该项制度以来,目前已全面覆盖重点行业领域5052家企业,累计接报治理各类隐患8.6万项,累计兑现奖励438.5万元。
泸州是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事故隐患报告奖励工作的地方之一。早在2016年,泸州老窖、泸天化等企业就已开始推行员工安全生产奖励工作。2023年,泸州市应急管理局以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后印发《关于建立企业内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的通知》,推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各行业领域企业全面推行该制度,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双下降”。
泸州这一探索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和推广。泸州经验做法在全国安全生产执法和工贸监管工作视频会上作交流发言,并入选2023年度全国安全风险防范8个“典型创新案例”之一。近日,国务院安委会印发《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要求企业全面建立内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
“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基层一线员工是最熟悉现场环境和最清楚现场问题的。”作为全市率先探索和推行该制度的企业,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全环境保护总监张宿义回忆,2016年最初是列支了10万元作为专项经费,如今公司年度隐患排查奖励专项经费已提升至50万元,单项隐患线索报告奖励最高额度由1000元提升至5000元。“在制度的不断推进和优化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员工意识进一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张宿义表示,截止目前,公司总共兑现奖金90余万元,其中个人累计获得专项奖励最高达24680元,员工发现隐患的意愿和治理隐患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这项制度给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了多少提升?“发动大家全员参与排查隐患、报告隐患后,生产装置的绝大部分问题得到彻底的根治,生产系统更加平稳。”叙永森能有限公司安监部经理陈淑伦介绍,隐患报告奖励制度实施前,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非计划停车数为5次;制度实施后,2024年第二季度非计划停车次数为2次,同比下降150%。
通过对员工上报的隐患线索举一反三,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今年5月,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合成车间一台转动设备在运行期间振动逐渐偏离最优值,经停运检查及时闭环处理后,却发现运行效果并没有根本改善。对此,公司立即开展异常风险系统性排查,通过对前期几次报告检查数据分析,最终确定轴系平衡性存在隐患,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有效处理。“我们注重加强对报告隐患的情况分析运用,建立安全隐患数据库,对隐患的分布规律、发生原因及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举一反三研判现场管理、责任落实、设备设施、工艺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春建表示。
“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运用好、落实好,都将是一纸空文。”泸州市安办副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王光伟表示,泸州坚持以新质生产力提升安全保障力,自主研发优化“泸州安全码”企业平台,鼓励广大企业积极运用安全隐患“随手拍”等手段,实现线下行动与线上平台有效链接。同时也将持续加强制度的宣传引导和教育培训,推动企业发动一线员工当好企业安全“吹哨人”,为泸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