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泸州频道 郭慧琳) 近日,一名年过七旬的老奶奶,长期受食管裂孔疝困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团队成功运用腔镜技术,为其实施了微创修复手术,将原本需要大开胸的复杂手术,转变为仅留几个微小创口的精细治疗。
“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腔镜技术显身手
龚老太太今年77岁高龄,因长期饱受胃食管反流之苦,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近四个月来,胃酸上涌的灼烧感让她寝食难安,呕吐与呼吸困难更是如影随形。在家人的陪同下,她来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就诊,经过详细检查,龚老太太被确诊为食管裂孔疝及反流性食管炎,且病情已发展至食管糜烂、浅表性溃疡的地步,情况危急。
面对龚老太太虚弱的身体和复杂的病情,传统开胸手术显然不是最佳选择。开胸手术不仅创伤大、恢复周期长,对于高龄患者而言更是风险重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主任杨庆强带领团队,经过深入讨论与精心准备,决定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微创修复。这一方案不仅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大创口,更减少了手术风险与术后恢复时间。
微创奇迹 重塑生命“阀门”
手术过程中,医生仅在龚老太太肚脐处开设了一个微小的观察孔,并在腹部相应位置精准打出四个操作孔。通过这些微小的通道,微型摄像头如同“探路先锋”,深入体内,为医生提供了清晰的手术视野。
在摄像头的引导下,医生如同艺术家般精细操作,将异常扩大的食管裂孔——这个连接食管与胃腔的“生命阀门”——巧妙地缝合至正常大小,并巧妙地使用补片进行加固,大大降低了复发风险。
得益于腔镜技术的微创优势,龚老太太术后恢复极为迅速。手术次日,她便能正常进食,身体状况明显改善。经过一段时间的随访观察,龚老太太术前的一系列症状均未再发作,生活质量大大改善。
“医”点通:
食管裂孔疝,这一听起来陌生的疾病,实则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反酸,烧心,嗳气”。它发生在胸腔与腹腔之间的膈肌上,由于食管裂孔扩大或薄弱,导致腹腔内的组织(如胃的一部分)涌入胸腔,形成“疝”。
这种疾病典型的症状是烧心、反酸、胸痛、呕吐酸水等。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典型表现如:阵发性咳嗽、声音嘶哑、喉头异物感等。但这些症状其实都是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的,更有严重者胃酸反流进入气管还会出现反复的哮喘及吸入性肺炎等。
随着病程的延长,胃食管反流的程度会越来越加重,并引发各种各样的食管反流症状及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胃黏膜慢性病、上消化道出血等。了解并重视食管裂孔疝,及时寻求专业治疗,对于维护消化系统健康至关重要。